茶水間里A正對B說C的壞話,殊不知C正好從門口經(jīng)過——港劇里的橋段,現(xiàn)實職場中并非不會遇見。
為什么人會對說壞話感興趣?
心理學的理論認為,說別人壞話是一種攻擊行為。任何一種動物,因為同類競爭或者自我防衛(wèi),都具有攻擊的本能。在這一點上,人類也具有相同本能。但是,現(xiàn)代社會中,暴力攻擊是違反社會準則的。所以,比起暴力,人們更傾向于頻繁地使用“說壞話”這種語言攻擊。面對面的發(fā)泄可能招致對方猛烈反擊,向第三者傾訴反而還會得到同情或贊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更讓人安心,也更容易得到滿足。
既然對他人發(fā)表看法或者談論他人很普遍,那么被別人評判或者談論也會很普遍—同樣的道理。
在職場上,直接或者間接聽到別人說有關(guān)自己的話,有時候可能并不十分“壞”——沒有涉及到揭露你的短處、嘲諷你的作為、損害你的名聲——它們只是閑話,或者說的人的出發(fā)點根本不是針對你,但是你聽在耳里總覺得不是好話。再反復琢磨一下,“那人是在挑撥我和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吧!”你又恍然大悟了。
《紐約時報》職場專欄作家雪兒·黛爾提供了四種應對“職場壞話”的方法:先檢討自己;問清楚原因;委婉地警告;向老板報告。
所謂先檢討自己,也是一種對健康的職場心態(tài)的考驗。另外,如果那些只是閑話,或者根本并非針對你,而你在反復琢磨之后還得出對自己不利的結(jié)論,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了?
01 反應時間:1至60秒
張志峰承認自己是容易激動的那一類人。
一次跟其他部門的同事聊天,那位同事說起一個項目,言語中帶批評的意思,但是他不知道其實這個項目張志峰也參與了,結(jié)果招致了張志峰的出言反擊。事后,張志峰覺得同事說的也不無道理,項目的操作的確存在問題。他有些后悔自己當時的沖動,畢竟同事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關(guān)系弄僵不好。
聽到說自己的壞話后,憤怒之下立刻做出來的回應,多半可能會缺乏理智和禮貌。
這樣做會導致,一方面對于說話的人很可能有不恰當?shù)墓?,另一方面,這樣的應激反應對自己也不會有什么益處,可能暴露出更大的弱點,或者被別人抓住其他什么把柄。給自己一個反應和緩沖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明智之舉。
點評:許多人在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或者閑話的第一時間都會有一些情緒化的反應,這也正常,但如果以一個職業(yè)人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么不妨讓自己情緒化的部分盡量減到最小。注意兩點:不要情緒化,因為任何事情的發(fā)生一旦情緒化了,就無法再予以溝通了;也不用整天惦記著這些“壞話”,否則就讓自己陷入進去了。
02 反應時間:24小時之內(nèi)
在現(xiàn)任的職位上不到半年,曾嘉文就遇到了她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壞話。一位同事告訴她有人抱怨她的工作表現(xiàn),這讓她備感委屈。后來她找機會與聽說抱怨她工作的那位同事溝通了一下,發(fā)現(xiàn)情況并非如此,而詢問其他同事,也證明之前告訴她的同事所說并非事實。
24小時之內(nèi)的這段時間是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做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的階段。事實是否如人所言,或者問題出在哪里,如果覺得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詢問到一些第三、第四方的說法,而不是聽信單一消息來源。因為信息經(jīng)過傳遞往往會有變形。
之后,你判斷是否需要做出回應,而其方式也視乎“壞話”的性質(zhì)有所不同,如果是原則問題,對你會產(chǎn)生比較重要的影響,那么就要考慮慎重回應。
點評:從對待這類事情的態(tài)度上來說,第一是想想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有做事情、做人等方面做得不妥的地方;第二是不要去做任何的解釋或爭論,就像常說的“越描越黑”;第三是不管說話人的動機是什么,只要自己沒有違反職業(yè)道德、公司制度、法律,就不用擔心。
03 反應時間:長期
作為一個工作超過5年的公司人,季軍認為,職場上的任何事,大到職業(yè)瓶頸,小到辦公室閑話,都需要認真對待,因為這些都是構(gòu)成職業(yè)生涯的一部分,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yè)表現(xiàn)。
他曾經(jīng)收到過同事錯發(fā)的短信,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自己的壞話,因為覺得內(nèi)容無傷大雅,他也覺得沒必要令大家尷尬,就選擇當作沒收到。但是,當有同事三番五次對他的工作態(tài)度惡意中傷時,季軍就必須站出來嚴肅應對了。他向上司反映,請求得到公正對待。
盡管很多時候,“被說壞話”的這件事會帶有個人感情、個人恩怨在里面,但是,一個成熟的公司人還是應該以一個職業(yè)的態(tài)度和固有的原則來對待它,畢竟這是一個職場中的常見問題。
在職場上,需要強硬的時候就得強硬,如果真的因他人的中傷而受到什么損害,那么就要想辦法為自己爭取到好的補救方案。
點評:職場上有不同的壞話,籠統(tǒng)地來講,其實對于那些說的人,有的是無心,有些是有心,有些還可能是好心。中國有幾句老話可以用在這里,首先是“無風不起浪”,這是最積極的一種,即咨詢一下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接下去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再不濟還有“清者自清”,這些都是從積極的心態(tài)出發(fā)。相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也是一種自信。另外,職場上也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個情感交互。碰到一個同事說你壞話,如果你和直接上司關(guān)系比較好,彼此信任程度比較高,不妨和上司反映一下,尤其是涉及到工作的事情。反映,不是打小報告,而是表明你對工作的負責態(tài)度,對事不對人。當然,如果遇到涉及法律層面上的壞話,需要實施法律手段。
(點評人:胡彭令 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 首席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