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1》2014年2月18日播出《一次投毒,兩家悲劇,都該三思!》,以下是節(jié)目實錄:
(節(jié)目導視)
解說:
面對一審死刑,受害者黃洋的父親說兒子可以瞑目了。
黃洋父親:
準備下午到黃洋的墳上燒一炷香,告訴他一下。
解說:
而施害者林森浩的父親表示心里很亂,需要靜一靜。
記者:
你們上不上訴?
林森浩父親:
堅決上訴。
解說:
兩個家境并不寬裕的普通家庭,兩個復旦大學醫(yī)科的高材生,同處一室,竟然釀此悲劇。
林森浩:
可能互相之間會有一點兒看不慣,比如說他可能覺得我這個人沒什么生活情調(diào),我可能覺得他有點兒自以為是。
解說:
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兩個父親在問,整個社會都在問。
記者:
你沒有向他們說明黃洋發(fā)病的原因是嗎?
林森浩:
沒有告訴。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復旦投毒案,誰的悲???!。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發(fā)生在去年,并且一直廣泛讓大家關注的復旦大學投毒案,今天上午在上海一審宣判,我們來看背后大屏幕上的兩張照片,這是一審宣判之后兩位老人在哭,一個是投毒者林森浩他的父親在哭,一個是受害者黃洋的母親在哭。沒錯,兩位老人一定會哭,因為一個是已經(jīng)失去兒子的母親,一個是有可能即將失去兒子的父親。透過這樣一個母親和一個父親的這種眼淚,讓人們能夠感覺法庭上的一審當然會有宣判,但是沒有贏家,這是兩個非常值得同情的家庭,因為拉扯孩子不容易,又送到了名牌大學,離三十而立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但是一切都戛然而止,不只是生命,還有家庭的這種命運的有可能發(fā)生的變化,這一切為什么會發(fā)生呢?
解說:
今天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場注定沒有贏家的審判。從2013年4月1日林森浩向室友黃洋的飲水機里投下劇毒化學品,到4月16日黃洋搶救無效死亡,再到11月27日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持續(xù)了11個月的復旦大學投毒案,今天終于有了結果。
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解說:
當法錘重重落下,當聽到死刑這兩個字時,我們無法從林森浩這個28歲的年輕人,這個曾以極優(yōu)成績免試進入復旦大學醫(yī)學院攻讀碩士的高材生臉上,窺探出他內(nèi)心的情緒。
本臺記者 徐平: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林森浩的表情非常淡定,而且讓人感覺甚至是有些漠然。他沒有太多的表情,即便是他聽到一審宣判,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他也沒有過多的反應,而是很快的被法警帶出了法庭,這個過程當中他也始終都沒有回過頭來向旁聽席看一眼。
解說:
旁聽席上坐著黃洋的父母,林森浩的父親,還有黃洋和林森浩昔日的同學。相對于林森浩的淡定和漠然,他們的情緒都很激動。
徐平:
法官宣判結束之后,法槌落下那一刻,黃爸爸和黃媽媽失聲痛苦,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媽媽哭得還是很厲害。從座位席上一直癱到了地上,黃爸爸轉身去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然后整個身子都趴在了座位上,也非常難受的在痛苦。林森浩被法警帶出法庭的那一刻,他的父親在旁聽席上站起來非常清晰地喊出了幾個字,不服判決要上訴。
解說:
今天復旦大學醫(yī)學院顯得很平靜,兩人曾經(jīng)住過的宿舍也是大門緊關,我們很難在這里看到與投毒案相關的任何細節(jié),學校里的同學們也并不愿對事件有過多的表態(tài)。
記者:
一審宣判了。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 學生:
你別問這個事情,我不知道,不好意思。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 學生A:
我不是很清楚,不好意思。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 學生B:
這個大家都沒有想太多,這個我覺得是個案吧。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 學生C:
應該不要看它的結果,要看它的原因。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不僅對兩個家庭而言,也是對整個社會,包括對整個學校,包括老師我感覺都有影響。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