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指數(shù):★★★★★
2012年10月,蘇州市紀委收到福建商人劉某的舉報信。劉某在信中稱,自己受“中紀委華東局特派員李國亞”的蠱惑,被騙走千萬財產。
事實上,中紀委并無“華東局”,更無“李國亞”,這條線索被移送公安機關調查。隨著案件偵破,李國亞的真實身份浮出水面。50歲的他,其實是蘇州下崗職工。2011年起,他以“中紀委華東局”病退人員的身份招搖撞騙,并將劉某出資千萬成立的公司據(jù)為己有。
近日,蘇州市吳中區(qū)法院一審宣判,冒牌“李主任”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3個月。
通訊員 馬俐 揚子晚報記者 彭昊
商人結識“中紀委領導”
2010年,從福建來蘇州打拼的商人劉某,偶然結識了蘇州商人施曉風。施曉風自稱是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后臺老板”是中紀委的“李主任”。
“只要中紀委領導出面,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我們合作,保證能賺大錢。”施曉風多次向劉某提議合作投資地產,劉某漸漸心動。2010年6月,劉某斥資1000萬開辦了蘇州融匯公司,劉某占股60%,施曉風占股40%,但施曉風并未實際投資,反倒以劉某“不了解商業(yè)地產運作”為由,提議將公司交由他運營管理。
公司成立后,施曉風將李國亞帶到劉某的辦公室。李國亞身著白襯衫、紅領帶,西裝上別著黨徽圖案的胸章,一副大領導模樣。李國亞自稱63歲,目前正病休在家。閑聊中,李國亞號稱曾親自查辦陳良宇案,還幫助過一些官員“擺平麻煩”。劉某相信了李國亞的身份,特意為他裝修了一間豪華辦公室,還應其要求,由公司出資60多萬配備了一臺沃爾沃汽車。
欠下巨債竟被忽悠自首
融匯公司的地產生意,漸漸被李國亞和施曉風包攬,劉某只有掏錢的份,他陸續(xù)為公司承接的幾個項目追加投資近1500萬,但是公司在李、施二人的運作下,除買了一棟樓用于出租,其他幾個項目卻沒有見到經濟回報。
2011年12月,公司資金鏈完全斷裂,欠下了巨額外債。束手無策的劉某,只好對施曉風和李國亞言聽計從,將自己所持的融匯公司60%股份轉至施曉風名下,同時將原有的另一公司經營權也委托給施曉風。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施曉風和李國亞竟輪番來勸劉某“假自首”,稱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3人“安全脫身”。施曉風稱,“已經和公安局說好了,只要你去投案自首,這些錢就不用還了。到時李主任以中紀委領導的身份出面,把你撈出來?!?/p>
沒人來“撈”才發(fā)現(xiàn)上當
起初公安機關認為,債務關系屬于民事糾紛,并未受理劉某的自首。沒想到,李國亞讓劉某繼續(xù)自首,并囑咐一定要顯示出自己在借款時已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幾次交代,劉某終于“如愿”被關進了看守所。
劉某自首成功,李國亞卻并未兌現(xiàn)承諾施展神通將其“撈出”,反倒是劉某所在的福建商會籌集資金幫助他償還借款,將劉某保釋了出來。此時,劉某才開始懷疑李國亞的身份。在此期間,公司資金不知去向,職工工資無法發(fā)放,為職工預留的社??钜膊灰矶w。2012年5月,施曉風因病去世,在李國亞的操作下,施曉風年逾七旬的老母親成了融匯公司名義上的老板,但是公司一切事務實際由李國亞操縱。
幡然醒悟后,2012年10月,劉某實名向中紀委舉報李國亞,其騙子的身份很快露餡,李國亞因涉嫌招搖撞騙被捕。
冒牌“李主任”被判刑
在法庭上,面對檢察官出示的證據(jù),曾經風光一時的“特派員李主任”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據(jù)其交代,他的行騙有一套固定模式——首先由搭檔出馬結識欺騙目標,謊稱認識中紀委干部,能夠對目標有很大幫助。再由搭檔將行騙人介紹給該目標,行騙人捏造過去的輝煌工作業(yè)績,事件具體、活靈活現(xiàn),騙取目標信任后利用其“背靠大樹好乘涼”或“大人物得罪不起”的心理大肆實施招搖撞騙。
蘇州市吳中區(qū)法院審理后認定,被告人李國亞冒充中紀委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欺騙劉某為其配置了價值60多萬元的豪華轎車,并通過欺騙手段取得了由劉某出資成立的蘇州融匯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法院認為,李國亞的行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嚴重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和威信,情節(jié)嚴重,構成招搖撞騙罪和偽造公司印章罪,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零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