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灰色的巨大鋼柱,猛然躍入眼簾的,是一片熱烈的紅,讓人一時心醉神迷。這就是“鳥巢”,讓人驚艷的“鳥巢”。
18日,“鳥巢”迎來首場比賽,這座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筑也隨之揭開神秘面紗。當天,新華社記者走進“鳥巢”,全方位觸摸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
綠色:建筑與自然的和諧
從外形看,巨大的鋼架編織而成的“鳥巢”剛猛、強悍,但細細品味之下,尤其是品味樸拙的銀灰之中包裹的熱烈的紅時,能讓人深感其中透露的難以言說的和諧之美。當然,可以言說的,是“鳥巢”處處透露的建筑與自然的和諧。
記者觀察到,“鳥巢”——國家體育場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很多附屬設施置于地形下面。這是“鳥巢”一個獨具匠心的設計,既減少了土方挖掘所需的巨大投資,而且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廣場的邊緣緩緩降落,可以依勢筑成熱身場地的2000個露天坐席,這樣不僅與周圍環(huán)境有機融合,而且節(jié)省了投資。
“鳥巢”運用流體力學設計,模擬出91000個人同時觀賽的自然通風狀況,讓所有觀眾都能享有同樣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風。
另外,在“鳥巢”頂部的網(wǎng)架結構外表面還貼上了一層半透明的膜,共884塊。使用這種膜后,體育場內(nèi)的光線不是直射進來的,而是通過漫反射,使光線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還可解決場內(nèi)草坪的維護問題,同時也有為坐席遮風擋雨的功能。這也讓攝影記者放心了:他們曾擔心“鳥巢”鋼架的巨大倒影投射在跑道上時,運動員變成了“陰陽臉”。
為了減輕雨水匯聚造成鋼結構負重,“鳥巢”的頂部鋼架交錯處,特意設置了近1000個雨水集水管,雨水沿著管道往下流,進入地下雨水收集中心,再通過中水回用處理后可用以場館清潔和綠化澆灌,
此外,國家體育場還采用了地源熱泵技術,這樣一來,一年可為“鳥巢”節(jié)約百分之三十的熱量。
科技:全場同樣的視覺與聽覺享受
“鳥巢”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建筑之一,能夠容納91000人,但視覺上并不顯得空曠。坐席顏色由“中國紅”與“長城灰”組成,從上至下,“長城灰”逐層遞減,至底層時,已是一片濃郁的紅色。全場看來,極富動感。
坐在“鳥巢”里,最初感受就是:這里音響真好!
抬頭上望,在屋蓋靠近橢圓形開口的地方,懸掛著一圈香蕉形的設備。仔細觀察,這些設備上面還有一道一道的線,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就是“鳥巢”的場地擴音系統(tǒng)。
這些擴音設備由24組、共236只線性陣列音箱組成,那些“香蕉狀”的設備就是音箱組,不同的音箱組包含的音箱數(shù)量不同,少者8個,最多的14個,組合是根據(jù)音箱組覆蓋坐席區(qū)域不同和該區(qū)域觀眾坐席的多少確定的。工程師徐茂華介紹說,線性陣列音箱有兩大優(yōu)點。其一,它的聲音投向垂直角度較窄,能對區(qū)域進行有針對性的投射,不同的音箱組覆蓋不同的區(qū)域,從而實現(xiàn)對整個場館坐席的全方位覆蓋。當某個區(qū)域沒有觀眾時,可以把覆蓋該區(qū)域的音箱組關掉,其二是能量集中,音壓高,聲音大。根據(jù)監(jiān)測,使用這套系統(tǒng)后,能容納9萬多名觀眾的“鳥巢”最大與最小聲音的差別不到4分貝。這意味著無論你坐在體育場的哪個角落,都可以享受相同的聲音效果。
身在“鳥巢”,能夠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整個體育場結構組件互相支撐,形成網(wǎng)絡狀的構架,內(nèi)部沒有一根立柱??磁_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坐席上中下層之間錯落有致,無論觀眾坐在哪個位置,和賽場中心點之間的視線距離都在140米左右。對于觀眾來說,這是最好的設計之一。
人文:感人細節(jié)比比皆是
“歡迎您觀看‘好運北京(搜吧)’2008金隅國際田聯(lián)競走挑戰(zhàn)賽,比賽將在9點開始,請您盡快對號入座,觀看比賽。祝您觀賽愉快?!边@是當天上午8點35分時記者收到的一條短信。到比賽結束時,又一條短信來了,提示“退場時帶好自己的物品,并隨手帶走您身邊的廢棄物”。
提供媒體電信服務的廖軍表示,這是“鳥巢”的“小區(qū)短信”,只要在“鳥巢”場內(nèi)外的手機用戶,均可以獲得這樣的溫馨提示。
在“鳥巢”,這樣讓人心生溫暖的細節(jié)比比皆是。記者在看臺上找個座位,發(fā)現(xiàn)比一般體育場的座椅線條要圓潤許多?!傍B巢”的坐席有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凹痕,避免了觀眾因長時間觀看比賽而引起的疲勞感;與常見的廁所標識不同,“鳥巢”的廁所標識非??ㄍǎ耗袔目ㄍㄐ∪舜把澴印保畮目ㄍㄐ∪瞬粌H扎著兩個小辮子,還穿著“裙子”,殘疾人廁所的標識則是坐著輪椅的小人。廁所內(nèi)還為帶著寶寶來觀賽的媽媽特別設計了“親子臺”,可以從容地將寶寶放在上面換尿布……
當天最讓人感動的細節(jié),出現(xiàn)在看臺記者席和文字工作間里。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取水時,發(fā)現(xiàn)每瓶水上面都貼著精心設計的卡通圖案,最多的是“福娃(搜吧)”,還有小兔、小熊、“天線寶寶”……
來自韓國的志愿者李香周介紹說,她們剛剛在“鳥巢”工作時,覺得商標統(tǒng)一的水瓶使用時容易弄混,于是開始在瓶上做各自獨特的標志。后來她們突然想到,前來采訪的眾多記者不也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嗎?何不給所有的水瓶加個有個性的外包裝呢!
……
這一天,中外記者聚焦“鳥巢”,透過這個非凡建筑與辛勤工作在其中的人們,世界提前觸摸到了北京奧運會的美好與友善。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