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教授陳琳告訴記者,將童子雞的英文名稱定為Springchicken是符合中英文語言特征的。童子雞的中文含義是沒有交配的小雞,而英語中一般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的年齡特征,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雞一般用Springchicken來表示。
陳琳說,紅燒獅子頭在標(biāo)準(zhǔn)譯法中被稱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譯成Redburned lionhead(紅燒獅子腦袋)。“如果外國客人看到菜單中有獅子的腦袋,一定會向動物保護(hù)組織投訴的。”陳琳笑稱。
此外,四喜丸子的譯法也由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tuán))改為Braised pork ballsin gravy(肉湯中燉的豬肉丸),魚香肉絲則音譯加意譯為Yuxiang shredded pork,麻婆豆腐則從Tofu made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臉雀斑女人做的豆腐)改為了音譯的Mapo tofu。
譯法菜名翻譯遵循7規(guī)則
據(jù)介紹,由于中餐菜名形成各異,翻譯方法也迥然不同。陳琳表示,在進(jìn)行中餐英譯時,專家團(tuán)隊(duì)基本遵循了意譯為主的7項(xiàng)翻譯規(guī)則,力爭讓完全不懂中華文化的外國賓客一眼就能看懂。
多數(shù)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為主、配料為輔的翻譯原則,例如白靈菇扣鴨掌被翻譯為Mushrooms with duckwebs。以烹制方法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方式也較為多見,例如火爆腰花譯成Sautéed pigkidney。還有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狀、口感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原則,家常菜脆皮雞的標(biāo)準(zhǔn)英文名就是Crispy chicken。
在中餐菜品中,很多是以人名、地名為主命名,這種特點(diǎn)也被保留了下來。例如麻婆豆腐翻譯為Mapotofu、北京炸醬面則為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